辽宁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7.9.18

发布者:合作发展办公室信息安全审批人发布时间:2017-11-01浏览次数:107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辽宁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9








辽宁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辽宁省教育厅

2017918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辽委发201640号),落实《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现就全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战略布局,以促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深度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协同推进县域新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核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补齐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充分发挥教育在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服务活县、人才兴县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县域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县域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县域发展模式,让辽宁城乡居民共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工业类高校全面支撑工业强县的战略布局

    1.对口支援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东学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本科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学科专业优势,对口服务新民市、瓦房店市、庄河市、海城市、东港市、凌海市、盖州市、大石桥市、辽阳县、灯塔市、盘山县、调兵山市、铁岭县、兴城市、绥中县等15个县(市),重点支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2.对口支援建筑材料、起重机械等优势产业升级。组织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大连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建设职业学院等13所本科高校和3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专业优势,对口服务康平县、法库县、台安县、北镇市、义县、黑山县、阜蒙县、彰武县、开原市、西丰县、昌图县、北票市和建平县等13个县(市),重点支撑建筑材料、起重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对口支援矿产资源、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升级。组织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等5所本科高校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等学科专业优势;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等4所本科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车辆工程等学科专业优势,对口服务岫岩县、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本溪县、桓仁县、凤城市、宽甸县、凌源市、朝阳县、喀左县、建昌县、长海县等13个县(市),重点支撑矿产资源、汽车配件等产业转型升级。

(二)农业类高校和水产类高校重点支撑农业稳县的战略布局

    4.对口支援五大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业建设。组织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东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职业学院等3所本科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农学类、水产类等学科专业优势,重点对接中部平原粮食畜牧业精品农业区、辽北粮油和畜牧业区、辽东林业及特色农业区、辽西林草畜牧设施农业区、沿海水产粮食果蔬农业产业区等五大农产品主产区的特色农业建设。

    5.对口支援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聚)区建设。组织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本科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等学科专业优势,全面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聚)区建设,重点服务粮油、畜产品、果蔬、水产品、林特产品等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相关产业向园区集聚。

    6.重点扶持建设辽宁高端农产品品牌。组织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职业学院等7所本科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遴选一批专家团队,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保护等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省外、国外中高端市场,打造辽宁农产品品牌联盟。

(三)现代服务业类高校重点支撑服务活县的战略布局

    7.加快培育服务业集聚区。组织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东学院、沈阳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财贸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等8所本科高校和3所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对接服务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县城的集聚效应,培育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支持交通枢纽县(市)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历史文化人物资源丰富的县(市)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或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全面提升县(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8.加快建设农村电商平台。组织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本科高校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大力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加快电子商务与农村实体经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支持相关县(市)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县域电子商务混合所有制集团公司。遴选一批高校建设县域电商培训平台,每年培训1万人次,推进农村电商县、电商乡镇、电商村建设,培育辽宁特色产品本土电商平台。

    9.加快打造特色旅游产业。组织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渤海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大连艺术学院、辽宁传媒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本科高校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对接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在辽宁沿海县域,以海洋、山林、冰雪为主要资源,重点打造蓝色、绿色、白色旅游景观带;在近现代有光荣斗争历史的县域,重点打造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景区;在民族自治、民族聚居县域,重点打造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景区;在产业、资源、文化、历史、生态等方面基础较好的县域内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产业特色小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师范、医药业类高校重点聚焦民生热点,做好民生惠县工作

    10.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提高村小学、教学点特岗教师的招聘比例,加大体音美等学科“特岗计划”教师的招聘力度,通过取消见习期、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11.加快实施师范生顶岗实践计划。组织沈阳师范大学主要对口支持新民市、康平县、法库县、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调兵山市、开原市等8个县(市);沈阳大学主要对口支持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等3个县;辽宁师范大学主要对口支持黑山县、义县、凌海市、北镇市、盖州市、大石桥市、盘山县等7个县(市);大连大学主要对口支持长海县、瓦房店市、庄河市等3个县(市);鞍山师范学院主要对口支持台安县、岫岩县、海城市、辽阳县、灯塔县、阜蒙县、彰武县等7个县(市);辽宁科技学院主要对口支持本溪县、桓仁县等2个县;辽东学院主要对口支持宽甸县、东港县、凤城市等3个县(市);渤海大学主要对口支持绥中县、建昌县、兴城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县等8个县(市)。

    12.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政策。从2018年起,师范类毕业生招聘到编制内教师岗位应有半年以上农村学校实习或工作经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在用后一年内补足半年农村工作经历。

    13.加大医药业高校专项帮扶力度。省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利用医学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优质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适宜技术,通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方式,加大对县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五)加强高校专业类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全面助力人才兴县的战略布局

    14.布局一批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组织硕士学位及以上授权高校在每个县(市)工业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建设1个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全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高端人才保障。组织全省普通高校在每个县(市)工业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建设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载体,全面推动大学生扎根县乡,服务基层。

    15.充分发挥市级职业技术学院、县级职教中心的区域辐射力。组织市级职业技术学院、县级职教中心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组织以上单位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调整、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强服务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当地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

    16.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组织省内普通高校根据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派遣科技骨干到县(市)挂职副县(市)长和园区负责人。实施新型农民培养“百千万”工程,加快培养基层专业农技人才,通过半年制和非学历教育形式,到2020年面向全省41个县(市)培训100名农民企业家(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养1000名农业技术员、培训10000名从业农民。组织高校开展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加强民营企业家读物建设。结合民营企业核心技术需求,大力培养和引进工程技术人才。

    17.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县域转化。组织省内普通高校依托校企联盟、校企研究院、校地研究院等抓手,开展针对性成果转化,全面支撑县域内工业产业园区的技术需求。推动省内相关高校与华晨宝马、沈阳机床等企业深度协同,围绕重大装备和重点产品配套等产业建设一批配套产业基地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处理改革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协调、指导、推进、考核等日常工作。各市、县(区)政府和高校要成立由本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牵头的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工作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各项相关工作。

(二)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全省统一的或互相联通的人才和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等信息交流展示服务平台,加快省内各县(市)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技等信息的交流,各县(市)要及时提出项目、人才和技术需求。各高校要认真研究梳理各县(市)的科技和人才信息,根据自身优势做好帮扶规划,省教育厅负责做好相关组织对接工作。在3年内省内离岗创业或到县(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骨干要保留人事关系。

(三)营造良好环境

各地区、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在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最大限度释放各级各类教育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正能量。

(四)强化督查落实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务求实效。省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并适时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发展改革工作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