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发布者:合作发展办公室信息安全审批人发布时间:2017-07-13浏览次数:78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认为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是整个教育的驱动力。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实习实训的教学改革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整合课程内容

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研,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工程实践能力是电子信息类行业中毕业生必备的能力;二是毕业生具有深度融合的跨专业知识体系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基于调研分析结果,学院结合四个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有意识使电子信息类“偏软”,计算机类“偏硬”,从而做到“软硬结合”。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在实习中有意识加入移动互联网的知识,通过“移动运营支持系统”项目开发,使学生既掌握了实现该系统所需要的硬件架构,又了解了移动互联网的常识,并开发了实用的APP,达到了系统能力培养的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习中也增加了嵌入式等硬件知识,使学生对软硬结合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系统的整体实现增加了感官认识。

深化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满足行业需求,学院建立了严格的实习实训基地审查机制,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2016年,学院共与5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为100%,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考虑到企业实战性强但缺少教学经的问题,学院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监督和反馈机制。学院在确定实习实训内容后,要求企业提供一份详细的学生实习实训实施方案,经过专业、学院两级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在实习实训具体实施过程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全程共同指导,从而确保了在生产实操的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在实习实训后期,学院领导进行现场走访调研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实习效果。

发挥专业优势

专业教师作为专业建设的主体,在校企合作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从专业长远发展考虑,改变以往一包到底的做法,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一方面,学院搭建平台为专业教师提供到企业调研的机会,加强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利用社会实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专业搭建产学研协调发展平台。各专业教师利用学院平台积极联系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企业作为实习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又加深了院企之间的交流,为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2016年,学院自动化专业与大连国彪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自动化2013级部分学生进厂完成了自动化专业综合实习。这是学院学生首次在生产车间完成的实习,通过对工业级电器元件的认识、对电气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电子线路装配、焊接和调试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现场工艺的严格标准和规范性操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与企业的直接对接,保证了实习实训的实施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后顺利考取了电工证。

提供各类保障

学院制定实习实训规章制度。学院结合学校实习教学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实习管理规定》,通过制度规范指导教师的行为,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实习中的主导作用,以保障实习教学质量。另外,学院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实习须知》,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前认真阅读并签字。

重点强化实习实训安全措施。为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安全,学院在每次实习实训前召开动员会,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并指派专门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安全管理;学院为参加校外实习实训的所有学生购买保险,并安排车辆接送,保证实习实训的有序开展及学生的安全。

加强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学院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有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同时,该学院依托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邀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实习实训指导,从而在师资上保障了学院实习实训的顺利实施。

实习实训成效明显

教改实施一年半以来,学院的实习实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新环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获得了更多的就业储备;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总体认可度比较高,更愿意接受过本单位实训的毕业生。低年级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增加了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在本学期开学初实习实训结束之后,部分合作企业和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仅雨琳科技一家公司就与15名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信息工程学院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以成果为导向的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实现以实习、实训促提升、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