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2018年中期建设工作汇报

发布者:合作发展办公室信息安全审批人发布时间:2018-10-09浏览次数:182

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2018年中期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各项工作,现将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2018年中期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联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进展

自联盟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关怀指导下,在联盟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联盟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方面积极探索,积极开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工作。

(一)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运行保障

联盟在3月31日召开了“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理事会2018年年会”,总结了联盟2017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并对2018年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表决通过了《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成立了联盟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和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表决通过了新增成员单位名单,目前联盟理事单位共计141家。联盟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等五所高校签署了联盟2018年重点工作协议,统筹推进海洋产业校企联盟2018年各项工作。

(二)定期沟通协调,协同推进工作

联盟分别在3月和6月召开了两次校企供需对接和联盟成员座谈会,公布了联盟企业需求、联盟人才供给信息和海洋产业科技成果供给信息。各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如何加强联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工作。

(三)推动人才供给,对接服务需求。联盟根据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讨,开展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共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实习实训基地等工作,加强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研究生和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52个,充分发挥教育链和产业链上下沟通、横纵结合的优势,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优化。

(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联盟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个,立项横向研发课题22个,授权发明专利项目9个。联盟在校企研究机构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高校—企业研究院”为蓝本,共建成立了玉洋研究院、光合研究院。联盟于6月11日在营口鲅鱼圈举行了“2018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系列活动”——“蓝海行动·营口行”,共征集到省内19所高校科研院所、省外32家单位提供的海洋产业各类科技成果500余项。引入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的一批重大海洋产业相关科技成果来辽对接,合作金额超2亿元。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等相关领域专家作转身向海蓝海论坛主题报告。

(五)完善信息平台,促进创业就业。联盟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开设校所供给侧、企业需求侧等服务板块,实现了供需查找和对接等功能,通过平台开展征集和发布企业需求,发布企业发展研究基金指南等工作。通过校企协同共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建立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联盟成员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进校洽谈会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特别是在辽宁就业,引导毕业生扎根辽宁、服务辽宁。

二、联盟在促进产教融合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联盟积极对接辽宁海洋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供需双侧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的成效日益显现,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海洋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良好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一)提升高校主导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以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建设为平台,提升高校在校企联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企业在校企合作创新和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联盟建设规模与效益的双提升,推动联盟服务的相关产业链做实做粗做长,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毕业生在辽宁建功立业,打造出联盟的特色优势品牌,把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作为一个整体,为促进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和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为服务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持久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进一步推进蓝海行动计划

继续深入实施“蓝海行动地方行”“蓝海行动企业行”系列活动,推动地方特色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打通政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供给侧改革,加大海洋生物产业科技成果在辽转化力度。统筹处理好上层任务需要与下层现实效益需求的关系,探索推进蓝海行动向基层进一步延伸,不断提高蓝海行动活动效益。

(三)进一步加强校企研究院建设

进一步做好已成立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以“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主导模式”分别推进地方分院的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在研究院框架内,启动实施渔业振兴宏观战略研究和渔村振兴示范工程,通过对国家重大热点问题的探究和工程示范,谋求联盟在海洋产业领域的重大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统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和县域经济“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服务基地和研究院所,搭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助力地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五)积极开展科技对接服务工作

整合联盟优势学科专家资源,构建联盟专家服务团队,有针对性的组建专家团队,在企业发展规划、品牌建设、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在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和企业业绩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

三、联盟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联盟各项工作有序完成,具体如下:

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2018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第二季度)

序号

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完成情况

1

1.1

校企联盟机构建设

联盟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成立了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吸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参加,负责指导和协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

1.2

制定和优化育人方案

成立人才专家委员会,依据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协同联盟成员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科和专业,联合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3

2.1

加强联盟校企、校地研究院建设

联盟与沈阳农业大学签署联合开展“校企、校地研究院建设”工作协议,加强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校企研究院工作,积极开展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加强联盟校企、校地研究院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研究。

4

2.3

联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加强订单式科研项目对接

通过联盟平台发布企业需求信息与高校供给信息,组织联盟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项目研究,积极参与一带五基地建设,服务辽宁海洋经济建设。

5

3.1

加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

联盟积极与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培训基地,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实现资源共享。

6

3.5

联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召开联盟成员座谈会,通过联盟信息共享平台发布省内各地就业招聘信息,发布高校毕业生供给信息,使企业和高校通过平台了解就业相关信息,努力提高省内就业率。

7

4.3

鼓励教师进企业

联盟与大连海事大学签署联合开展“鼓励教师进企业”工作协议,鼓励学校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

8

4.4

引进企业家进学校

联盟积极聘请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进课堂,开展专业技术讲座,助力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

9

5.1

通过“蓝海行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宣传推广,提高省内科技成果转化率。联盟于6月11日在营口鲅鱼圈开展“2018转身向海蓝海行动·营口行”,开展辽宁省海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系列活动。


四、联盟在打破校校、校企壁垒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

(一)以平台为载体,加强校校间的合作交流。

联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以及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不断加强与联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联合高等学校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与联盟高校共同完成具体工作,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

(二)以项目为抓手,做实校企合作工作

联盟通过校企供需对接会、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人才供给发布和联盟企业座谈会等工作,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了解企业真实需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真正为企业服务。

五、联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联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联盟各成员单位需要增加互动与合作,联盟工作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二)联盟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地方的能力。

(三)联盟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需要加强。

(四)联盟信息服务平台需要进一步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大联盟平台的线上线下宣传力度,让平台成为全省海洋产业企事业单位有效对接的重要载体。

六、联盟下半年工作计划

联盟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下,把握辽宁“转身向海”的机遇,壮大海洋经济,在政府主导下,努力打破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校企间的壁垒,致力于解决单一高校、单一企业或传统校企合作无法完成的重大关键问题。紧密围绕辽宁振兴发展需求,结合联盟规划的9项重点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海洋产业校企联盟的各项工作:

(一)不断发挥院校特色优势,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供给能力。年底前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学科专业设置研讨,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优化。组织成员单位召开3~4次人才培养专题论证研讨会,争取共建10个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人才供给侧质量优化。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校企协同共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10个,加快开展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联盟单位举行专场招聘会20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发展。从成员单位的学校中,选拔教师深入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挂职锻炼、研发合作,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建设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专兼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同时,利用高校教育资源,面向企业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300人次。

(二)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供给侧改革

1.实施“蓝海行动地方行”系列活动。结合蓝海行动·长海行、玉洋行、盘锦行、营口行,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联合高等学校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丹东、葫芦岛、锦州等地开展2-3次以“地方海洋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进科技成果省内转化。

2.实施“蓝海行动企业行”系列活动。组织联盟内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深入联盟企业,开展至少20次以“科技成果送企业”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实地了解产业、企业中存在的需求及问题,集思广益,开展订单式科技服务。

3.实施“蓝海行动科技扶贫”系列活动。联合联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开展10次以上以“精准对接 科技扶贫”等为主题的科技扶贫对接活动,增强科技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联盟将进一步突破校企科研合作的常规范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协同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员工实训培训等方面,全方位实现大协作和新突破,积极取得一批有显示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扩大联盟影响力,努力开创校企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进一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与行业企业、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加快提升人才、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为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辽宁省海洋产业校企联盟秘书处

   201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