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发布者:合作发展办公室信息安全审批人发布时间:2017-07-13浏览次数:76

  
序号单位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成果简介获奖情况传化实施方式备注
1大连海洋大学牡蛎设施化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研究与应用刘鹰研究团队在深入研究牡蛎幼虫摄食与运动行为学基础上建立了牡蛎苗种高密度循环水养殖设施与工艺,包括一整套适合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牡蛎幼虫摄食和生长的养殖设备,以及相应的投喂管理方法。该工艺实现了牡蛎眼点幼虫培育密度在50个/ml以上,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单位水体的苗种产出数量提高10倍以上,饵料利用效率提高2倍以上,有效降低了水热能损耗超过70%,管理更便捷高效,生产劳动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高。   技术服务、成果转让、许可使用 、自行转化引入投资   
2大连海洋大学黄渤海海域海洋灾害、污染物输运预报及监测系统张明亮在海洋灾害预报和监测方面已初步完成了海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利用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积分格式,能保证复杂几何结构海湾在计算中的质量、动量、水质等变量的守恒性,并考虑水气交换和太阳辐射、外界复杂海洋动力因素,如风、河流径流等的影响。另外,已初步完成了基于非结构化网格反映波浪、潮流联合作用下的水动力隐格式和显格式数值模式,波浪模型考虑波浪的反射、折射、破碎、外界风等作用;模型能够计算感潮水域潮汐涨落引起的水陆边界变化和风暴潮洪水波的漫滩过程、波浪在滩地上爬高等,可对风暴潮灾害进行预报和评估。同时,首次提出通过使用扩散因子考虑水生植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模型考虑各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解析污染物在湿地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及扰动机制。        
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浅海滩涂贝类种群恢复及增养殖技术与示范闫喜武该成果建立了黄海北部菲律宾蛤仔潮下带增养殖技术和模式,将养殖水深由潮间带推进到潮下带14米海域,大幅度拓展了养殖空间,提高了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业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和质量;建立了渤海湾泥底底质菲律宾蛤仔浅海养殖技术并获得高产,为在葫芦岛海域进一步开展蛤仔浅海增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提高浅海滩涂利用率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为渔民转产和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首次开展了毛蚶、大竹蛏和文蛤原主要产区资源恢复技术研究,示范区资源恢复效果明显;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岩牡蛎引种、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为牡蛎养殖找到一个可替代良种,对牡蛎养殖产业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中国蛤蜊、四角蛤蜊、宽壳全海笋和薄片镜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或北方地区空白,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增养殖提供了技术储备。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3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大连海洋大学复合加载条件下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破坏模式及承载特性王志云随着防浪建筑物及无掩护码头向深海水域的拓展,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作为一种新型的港口与海岸工程结构得到应用发展。研究工作联合运用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深入探讨复合加载条件下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双排筒基础—地基”体系的承载性能。建立单筒基础模型,通过塑性极限分析理论提出单筒基础承载力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在单筒基础三维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复合加载条件下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的失稳模式及地基破坏机理进行评价。围绕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基础筒在荷载作用下基础筒上土压力变化特性、极限承载力下的失稳模式以及在不同类型软土、不同压重和不同长径比下的承载特性进行比较系统的而深入的探索研究。研究了复合加载条件下筒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变动参数,构建复合加载情况下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的极限承载力包络面。对筒型基础防波堤地基土体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实验结果有效性同时获得不同竖向荷载与地基沉降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工作旨在揭示复合加载条件下筒型基础深水防波堤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特性,为该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5大连海洋大学海洋动物免疫学与疫病防控技术宋林生海洋动物免疫学与疫病防控技术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在基础研究方面,以长牡蛎等重要海水养殖无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研究造血组织、新生血细胞及记忆细胞类型,确定记忆细胞产生、维持的过程及调节机制,分离鉴定与免疫适应相关的特异性识别分子,明确其功能及表达模式,初步揭示长牡蛎免疫适应性防御策略,进而增进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免疫适应机制的了解,也为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发表研究文章30余篇。在应用研究方面,已与长海县进行合作建立大连海洋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针对长海县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建立扇贝主要病原高效检测技术,分析养殖区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病原在养殖动物体内分布情况,以及病原携带情况。开展环境因子的检测,建立环境质量的评价体系。以长海县虾夷扇贝重点养殖区域进行环境指标的检测,主要包括海水中的理化因子、贝类毒素以及浮游生物的种类等指标。开展预警区域水体微生态数据采集,进行相应疾病信息监测的关联分析。        
6大连海洋大学基于生态系统的北方海域全产业链现代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构建与示范田涛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海洋牧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目前我国现代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刚刚起步,建设模式、方法与技术等均未成熟,本项目以牧场生境修复——生物资源有效扩充——高效生产与管理为主线,在技术创新、设备研发、规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区别于传统的养殖型和增殖型生产模式,从农业(生物资源安全生产)——加工制造业(人工鱼礁制造及渔业装备研制)——现代服务业(休闲渔业)构建起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现代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打造渔业生产新业态,引领现代渔业发展,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7大连海洋大学沙蚕功能基因及蛋白表达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环境污染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周一兵针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以典型半封闭海湾-辽东湾为研究海区,基于底栖动物优势种双齿围沙蚕转录组的分析,开展了细胞色素氧化酶、抗氧化酶、卵黄蛋白原等多个功能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分析,建立了沙蚕细胞色素氧化酶及其相关基因等的快速检测方法,为开展典型海湾受损生境修复生态工程和效果评价技术的研发提供技术基础。        
8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绿色多糖绿色高效制备关键技术赵前程根据海洋生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特点,建立不同来源的海洋多糖绿色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克服了传统乙醇沉淀多糖的安全隐患,攻破规模化生产海洋多糖的瓶颈问题,保证了多糖生产的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步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和传统海洋食品的升级改造,达到提质增效,降低单一生产多糖成本高、效益低的产业难题。课题组建立鲍鱼生殖腺、扇贝内脏蛋白及多糖制备及纯化技术,获得了粗多糖样品,并以不同来源的多糖为主功效成分,开发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新食品原料等),明确了产品功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原料预处理技术和海洋多糖制备共性关键技术;2)海洋多糖高效分离共性关键技术;        
9大连海洋大学基于鱼皮胶原蛋白的创伤修复材料的制备技术和产品开发胡建恩大连地区是我国水产品加工的重要基地,每年水产品加工总量约为120万吨,存在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不高,以作为饲料为主价值低、废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成果以大连生产的鱼皮为原料,制备大分子水不溶胶原蛋白,通过与聚乙烯醇、壳聚糖等交联聚合生成医用创伤修复材料。该产品具有成本低廉、无毒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的特点,在止血材料和创伤修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与处理技术。包括原料的有机酸浓度、浸泡时间、温度条件等,以及鱼皮的真表皮分离技术等;2)胶原蛋白的酸促溶挤压分离技术。筛选有机酸溶解胶原蛋白的最适条件,优化挤压设备的技术参数,除杂条件等;3)胶原蛋白的纯化技术。采用多次酸溶及中和沉淀去除非胶原杂质;4)优化基于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钠的交联技术。胶原基料与氨基葡萄糖基料的乙二醛、京尼平以及丙二酸的交联条件,对交联产物的成膜、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5) 建立工业规模化示范生产线。系统集成鱼皮酸浸泡脱表皮与胶原蛋白挤压设备,胶原蛋白的析出和流水清洗去除杂质生产设施,用于交联反应的反应釜。        
10大连海洋大学子二代大鲵养殖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李伟a. 大鲵是主产于我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及黄河、珠江中下游等地。在2013年以前,本地区从未进行过大鲵养殖的尝试。通过发明设计与创制的大鲵幼苗养殖装置、室内养殖池、养殖水处理装置、水温控制系统以及增氧装置等一系列装备,在大连市普兰店成功实现了工厂化大鲵(子二代)的养殖。b. 选用海洋微生物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利用级联酶膜反应技术对大鲵皮、肉进行酶解,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鲵肽粉,建立了大鲵肽产业化生产线,并生产了大鲵果汁饮料产品。c. 通过将海洋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固定化在聚砜膜上,利用串联酶膜固定化反应器对大鲵黏液进行酶解和分离,实现酶解与分离的耦联和生产的连续化,建立了大鲵低聚糖肽(分子量低于4000Da)生产工艺,高效率制备了大鲵低聚糖肽。